虽说我国近年来在工业机器人领域做出了许多努力,国产机器人的进步也是有目共睹的,然而就综合竞争力来说,国产工业机器人依旧比不过发那科、ABB、安川、库卡这些“四大家族”,这到底是为何呢?
未掌握核心算法 “大脑”不够聪明
曾有人在2015年将国产机器人与ABB在2005年生产出的产品进行比较,得出的结果是:两者并不能说旗鼓相当,ABB产品在某些方面更突出。由于我国始终未能掌握工业机器人核心控制器的核心算法,导致国产工业机器人“大脑”不够聪明,在稳定性、故障率、易用性等关键指标远不如四大家族。
业内人士将核心控制器称作是工业机器人的“大脑”。因为核心控制器是影响机器人稳定性的关键部件,而软件相当于语言,把“大脑”的想法传递出去。要将语言表达准确,就离不开底层核心算法,多年来,“四大家族”向全世界出售伺服系统、减速器、编码器等关键部件,但对核心算法一直处于秘而不宣的状态。未掌握核心算法,对那些不需要高精度的机器人产品来说尚可使用,但是如果想要应用到航天航空、军工、汽车制造等高端领域,国产机器人就难免心有余而力不足,只能依赖进口的工业机器人了。
核心算法不仅对核心控制器影响巨大,对于伺服系统的影响也不可小觑。机器人完成每一个动作,都需要核心控制器、伺服驱动器和伺服电机三方协同作战。伺服系统由于核心算法跟不上,导致响应速度会比国外产品低很多。就单台伺服系统来说,国产机器人精度还算不错,但高端机器人一般同时有6台以上伺服系统,再用传统的控制方法就很难取得想要的控制效果。
通过底层算法,国外核心控制器可以通过伺服系统的电流环直接操作电机,实现高动态多轴非线性条件下的精密控制,因此“四大家族”的机器人响应速度更快、定位更准确。未能掌握核心算法,就相当于一个思想健全但是语言表达有障碍的人,始终无法用语言正常来表达自己的想法。这个问题反映到工业机器人上,就成为稳定性不高,故障率却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之一。
减速器受制于人 技术难度高
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减速器生产厂家是日本纳博特斯克精密机械公司,该公司是世界上处于优势地位的专业的机器人用精密摆线针轮减速机制造商,其核心产品为精密减速机RV系列。早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早期,应世界主要机器人制造商要求,纳博特斯克就将已经在挖掘机行业成功使用的RV减速机的精准可靠设计,调整到要求严格的机器人制造行业中使用。
精密减速器制造,投资大、技术难度高,有很高的壁垒。所以就目前来说,业内基本都在使用日本制造的减速器,如果国内想要突破这一技术壁垒,还需要长足的努力才行。
发展时间较短 国际竞争力不足
国外企业经过近半个世纪的技术沉淀,对于工艺的理解和功能的优化并不是国内几年时间就能追赶上的。工艺软件开发不足,也导致国产机器人的综合竞争力薄弱。在单一领域比不过国外二线品牌,在综合领域比不过四大家族,售价方面也无法产生优势,长此以往,国内企业难免遇到资金困难、技术研发壁垒等问题。
很多国产机器人企业近几年不可以说不努力,但是如果核心算法、减速器、工艺软件等方面得不到重大性突破的话,国产机器人始终会受制于人。
有很多机器人企业都会苦恼一个问题:“我生产出来了产品,但是没人用,企业怎么生存,怎么得到发展?”笔者也曾经不止一次听到过这种声音,国产机器人要想得到发展,不能只靠企业的努力,政策的支持、市场的认可都是国产机器人发展的重要支柱。只有在用户的使用过程中不断实践,不断给予制造企业以反馈,才能慢慢打磨出更加优秀的产品。也只有如此,企业才有更多的精力和资金去投入研发,去攻破核心技术,让国产机器人站到世界舞台的中央。
新闻中心